工作任务 |
具体要求 |
责任单位 |
时限要求 |
||
一、以公开强监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加强涉及市场主体的信息公开
|
1 |
全面及时发布涉企政策举措,强化支持民营经济相关政策公开,运用智能推送服务,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持续推进 |
2 |
围绕民营企业办事创业中的堵点难点痛点,及时回应关切和解决问题。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持续推进 |
||
3 |
深化重要决策制定、重要部署执行、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提高政务服务透明度和便利度。 |
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市容科 |
持续推进 |
||
二、开展专项提升行动,助推公开实效。 |
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4 |
落实上级部门安排的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专项提升行动任务,结合本部门实际,聚焦群众和市场主体需求,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全面提升公开质量和效果。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省厅、市政府统一安排 |
三、优化 政务信息 管理,助 推决策公 开水平。
|
(一)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规范公开 |
5 |
全面清理局行政规范性文件,并向社会公布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目录。 |
政策法规科 |
年底前 |
持续充实市级政策文件库建设,全面汇集本部门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高质量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正式版本,并做好动态更新。 |
政策法规科 |
持续推进 |
|||
(二)深化政策解读形式 |
6 |
对重要政策性文件,注重运用客观数据、生动实例,采取图表、动漫、视频等方式进行形象化、通俗化解读,从政策背景、重点任务、落实措施等方面说清讲明,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避免误解误读。对群众企业关心关注的重要政策,推动“集成式”解读、“专题式”发布,全链条、全方位、全景式展示政策信息。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持续推进 |
|
(三)拓宽政策解读渠道 |
7 |
充分运用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务公开专区、政务服务大厅等渠道,积极协调主要新闻媒体转发转载政策解读,不断提高政策到达率和知晓度。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持续推进 |
|
(四)提升政策解读质量 |
8 |
积极参加全省优秀政策解读材料评选活动,宣传推广先进做法。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年底前 |
|
(五)优化政策问答咨 |
9 |
应结合要点式解读内容,从企业群众需求角度筛选主要信息点,制定政策咨询简明问答信息,重点对每一条款的名词概念、执行标准、操作方法、配套措施等重点要素进行说明,力求语言精、要义明。在推送12345热线答问知识库的同时,同步录入本单位政策通平台。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持续推进 |
|
四、总结基层“两化”经验,优化基层公开效果。 |
全面提升基层“两化”公开水平 |
10 |
履行牵头部门责任,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着力提升基层公开水平,定期检查各县区对应领域信息公开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反馈对应县区局,督促限期整改,同时抄送市政务公开办。 |
办公室 |
2023年11月底前
|
五、夯实工作基础,确保优质完成任务。 |
(一)做好主动公开公开基础工作 |
11 |
严格规范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及时、集中、规范发布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防范泄密风险。增强保密意识,依法依规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
12 |
规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年报,确保体例规范、数据准确,接受社会监督。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
||
(二)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 |
13 |
依法依规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做好行政复议答复和行政诉讼答辩工作,防范法律风险。 |
办公室、政策法规科 |
持续推进 |
|
(三)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
14 |
对照上级部门重点工作任务分工,梳理形成本部门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逐项推动落实。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
|
(四)加强宣传 |
15 |
积极参加“政务公开交流”约稿活动,加大经验做法交流力度。 |
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
持续推进 |
|
(五)做好指导监督 |
16 |
加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政务公开(含依申请公开)工作培训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
办公室 |
持续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