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建成运营飞灰固化物填埋场项目,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配套。加快推进主城区餐饮油烟在线监测项目、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及场地再利用项目以及市环卫基地等项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支持,对主城区公厕、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更新,持续推进环卫基础设施提标升级。
(二)高对标开展城市管理攻坚行动。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继续做好长江岸线违规倾倒、飞线充电、户外广告排查整治工作,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噪音、油烟扰民、违法建设等问题,及时受理处置各类群众投诉件,不断提高群众满意率。督促属地城管部门常态化开展流浪犬收治、摊点群规范管理工作,加快推进城市管理领域“便民地图”绘制工作。二是全面提升市容秩序。聚焦街面秩序、环境卫生、道路畅通、人行道净化、户外广告整治等重点开展督查督办,规范渣土及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三)高标准推进“最干净城市”行动。组建专业督导队伍,做好常态化督导工作,持续加强宣传报道工作,为打造“最干净城市”工作造势。发动各地各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打造“最干净城市”问题举报反馈,针对身边存在的“不干净”“不文明”现象及时拍照上传,邀请自媒体博主、网络红人等担任“最干净城市”工作监督员,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高质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推动点位提标升级。针对设置的583个简易点位,力争202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提标升级工作,并顺时启动“撤桶并点”“桶边值守”等工作。加快推动垃圾分类立法工作,力争2024年出台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区自治作用,压实物业分类投放管理责任。持续开展垃圾分类“五进”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平营造宣传浓厚氛围,不断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投放准确率。
(五)高站位开展城管领域生态环保。健全机制持续推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改,指导各县区城管部门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整改成效,防止问题反弹。持续强化城管领域环境污染防治管控,加强巡查监管,落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主城区餐饮油烟第三方监管服务项目建设,配合生态环保部门建立餐饮油烟行业监管标准,构建长效机制。
(六)紧抓安全生产不放松。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查,突出重点领域安全防控,提升隐患排查效率和预警能力。密切关注冬季低温雨雪冰冻、强对流性天气等极端天气和地震、地质灾害等,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提升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确保出现紧急情况科学有效应对处置,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七)做好城运平台后期运行。完成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项目验收工作,加快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与市城运中心事件流转调度平台对接,梳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案件交办流程,嵌入皖政通案件交办模块,高位推动、监管,促进城市管理案件快速处理,做好市运管服平台的运行维护及与省厅、各县区的案件对接、数据上传工作,保障省市县一体化平台的平稳运行。